不知不觉已经入伏五天了。
古人说:“一夏无病三分虚。”暑热漫长,会耗人的气,会伤体内的津液,还会悄悄留下寒湿。
为什么这么说?
一是天热容易出汗,毛孔舒张,再加上喝冷饮、吹空调,寒气长驱直入,直接到脏腑。
《黄帝内经》讲“形寒饮冷则伤肺”,这寒气伤的又何止是肺?脾胃、肾阳皆易受其戕害,寒气入里,凝滞气血,伤及阳气根本。
加上暑湿困脾,最容易困阻中焦脾胃。
脾主运化,一旦被湿邪所困,就像发动机进了水,运化水谷精微、代谢水湿的能力大大减弱,运化无力,内湿郁积。。。
所以三伏天里很多莫名不适的根源就在这了,比如头晕、乏力、身体沉重、关节酸痛,又热又冷,尤其到了下午会更甚。
但同时,三伏天也是天地间阳气最旺、毛孔开泄最畅之时,是“冬病夏治”、排寒祛湿的最好时机,之前我们说过可以天灸、地灸、艾灸。
但好多小伙伴凑不上天时地利人和,怎么办?
那就食疗,把阳气、津液吃下肚,把寒气、湿气通过合理的配伍散出去,同样能顺应天时,借势养生!
所以这一碗民间老三伏汤,推荐给大家,既能温通驱寒、养阴补血。
主要食材是老姜和莲藕,把它们熬成一碗浓汤喝下去,平替三伏天太阳的热力,补阳气、祛老寒、排湿气。
先把食疗方给大家:
首先,炖汤的藕最好选择粉藕,汤会更加浓。
李时珍把藕比作“灵根”,评价它:“味甘,性寒,无毒,视为祛淤生津之佳品。”
莲藕还有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,生吃是寒的,偏清,清热生津的力量更强。而熟吃,性转温,平补心脾血、益五脏阴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提到:“熟食补虚,养心生血,开胃舒郁。”
《本草经疏》中也提到:“莲藕,熟者甘温,能健脾开胃,益血补心。故主补五脏,实下焦,消食,止泄,生肌,及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。”
熟藕入心、脾、胃经,能补益心脾之血,滋养五脏之阴,还能健脾开胃、固涩止泻。
而且莲藕还是化瘀的绝顶高手,这是因为它的孔和节,有通性,能通气血、通瘀浊、通凝滞。
《本经疏证》云:“凡有节有液之物皆能通。”
《本草求真》又说莲藕:入心脾血分,消瘀清热。
这源于其生长环境,是水中孕育的,所以入血分,能养阴血。
女子以血为本,在经、带、胎、产中,阴血都很容易损耗,或出现血瘀,所以滋养阴血对女人是非常重要的,而莲藕是可以清旧血来养新血的,不过孕妇还需温食。
而最能发挥莲藕补血、养津液作用的,还是浓藕汤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日熬浓藕汤饮之,久久自愈,不服他药可也。”
所以用藕煮汤,是很适合的。
想增加安神、健脾的效果,还可以做玉井饭,可以补脾开胃,还能清心安神,适合虚烦失眠的人食用。
其次,夏天吃点姜,可以温阳助阳,温中散寒,从而抵御外邪。
夏天阳气外泄,体内反而容易形成“虚寒”的状态,尤其贪凉之后。
老姜浓藕汤,姜要选老姜,对抗空调、贪凉导致的脾胃虚寒、腹痛腹泻。
煲汤不用去皮,这是因为姜皮性凉利水,与姜肉辛温相制衡,散寒不助火,利湿不伤阴。
吃下肚,可以暖脾胃,温化掉脾胃里的湿气寒痰。
还能适当发汗,这样暑热可以随汗解,同时还能把体内外积滞的寒湿气、坏东西排出去。
那哪些人适合喝呢?
三伏天如果感觉疲劳、食欲差、消化不良、容易受凉腹泻、体内有湿气寒气,可以喝这个汤,没有天灸地灸艾灸的条件的小伙伴,更要来上一碗老姜浓藕汤。
当然,一碗汤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体质:
1、阴虚火旺、内热亢盛(常有口舌生疮、咽喉肿痛、便秘、烦躁易怒等症状)的人,可以去掉老姜或者加一些凉性食材,比如绿豆、冬瓜;
2、风热感冒、发烧期间不建议喝太多;
3、莲藕淀粉含量高,糖尿病者适量饮用,并折算主食量。
对的人吃对的食疗,可以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伏天养生,贵在平衡。
一碗老姜浓藕汤
以藕之甘润为舟,载姜之辛温为楫
在寒热交织的伏天里,破开寒湿淤堵,滋养阴血津液。
恒正网,新疆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